细说红楼梦评书版

细说红楼梦评书版

作者: 爱吃萝卜团

言情小说连载

甄士隐贾雨村是《细说红楼梦评书版》中的主要人在这个故事中“爱吃萝卜团”充分发挥想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而且故事精彩有创以下是内容概括:“满纸荒唐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谁解其中味?”一部《红楼梦道尽世间百态、人情冷如同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徐徐展展现出封建社会的兴衰荣辱书版《红楼梦》以独特的艺术形将这部文学巨著生动地呈现在听众面它以遵循原著为宗语言雅而通删繁就重点突在演播故事跌宕起让听众仿佛置身其感受着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刻画人物时血肉丰无论是含玉而生、叛逆多情的贾宝还是敏感细腻、才情出众的林黛亦或是端庄稳重、深谙世故的薛宝钗 ,都被塑造得栩栩如生;随说随讲今论不仅能让听众领略到精彩的故还能引发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

2025-04-20 13:56:14
各位看官,今儿个咱就拉开这《红楼梦》的大幕,说说这故事最开头的稀罕事儿!

您呐,先搬好小板凳,听我细细道来!

话说写书的这位爷,自己先站出来唠嗑了。

他说啊,自己这辈子就跟做了场大梦似的,梦醒了才寻思着,得把这真事儿藏起来,借块有灵性的石头来讲故事。

所以书里头的 “甄士隐”,就是 “真事隐” 的意思!

那您要问了,这书到底写的啥人啥事儿呢?

作者又叹着气说了,他如今混得那叫一个惨,一事无成,整天灰头土脸的。

可突然想起以前认识的那些个女子,一个个的,见识、品行,比他这大老爷们强多了!

他心里头那个惭愧啊,肠子都悔青了也没啥用。

想着自己从前靠着祖上的福荫,穿绫罗、吃山珍,却辜负了父兄的教导、师友的规劝,落得个没本事、半辈子潦倒的下场。

可不能因为自己没出息,就把那些个好女子的事儿都埋了!

哪怕现在住破草房、睡烂木床,对着早晨的风、晚上的月亮,还有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也能把这些故事写出来!

所以啊,书里的 “贾雨村”,就是 “假语存”,用假话藏着真情,把这些故事讲给天下人听!

说到这儿,您肯定好奇,这故事到底从哪儿起的头呢?

听着啊,这事儿荒唐得很,可越琢磨越有意思!

当年女娲娘娘炼石补天,在大荒山无稽崖,炼出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大石头,每块都有十二丈高、二十西丈见方!

补天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就单单落下一块没用,扔在了青埂峰下。

嘿!

这块石头可不一般,经过女娲娘娘的锤炼,通了灵性,能变大变小,还能自己跑来跑去。

它看着其他石头都去补天了,就自己被落下,心里那个憋屈啊,天天唉声叹气、自怨自艾。

有一天,它正愁得不行呢,远远瞧见一僧一道晃晃悠悠地走来。

这俩仙风道骨的,模样跟凡人可不一样!

走到青埂峰下,一屁股坐下就聊起天来。

瞧见这块晶莹剔透的石头,这会儿己经缩成扇坠大小,可爱得很。

那和尚一把将石头托在手里,笑着说:“模样倒是个灵物,可惜没啥实际用处。

得刻上几个字,让大伙一看就知道你是个宝贝,然后带你去那繁华热闹、富贵风雅的地儿走一遭!”

石头一听,高兴坏了,连忙问:“刻啥字?

带我去哪儿?

您给说清楚呗!”

和尚却卖起了关子:“别问,以后你就知道了!”

说完,把石头往袖子里一塞,跟那道士飘然而去,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头,有个空空道人到处访仙问道,路过青埂峰下。

一眼就瞧见那块大石头,上面密密麻麻刻着字,写得清清楚楚。

原来啊,这石头没本事补天,就幻化成形,跟着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到人间走了一遭,把自己投胎的地儿、家里的琐事、闺阁里的闲情,还有诗词谜语啥的,全记下来了!

就是没写清楚到底是哪个朝代。

石头后面还刻着一首诗:“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空空道人看完,跟石头唠起了嗑:“石兄,你这故事是有点意思,可依我看,第一,没个朝代年份;第二,也没啥大英雄、大忠臣治国安邦的事儿,就几个特别的女子,要么痴情,要么有点小才情。

我就算抄回去,也算不上啥奇书啊!”

石头一听不乐意了,张嘴就反驳:“您可别死脑筋!

那些野史,不都借着汉、唐的名头瞎编吗?

我这故事不按套路来,就按真实的事儿写,多新鲜!

再说了,那些野史,要么骂皇帝大臣,要么编排人家妻女,全是些奸淫凶恶的事儿;还有写风月的,低俗得很,最容易教坏年轻人!

才子佳人的书更没意思,千篇一律,全是老套路,最后还离不开那些低俗事儿。

我写的可都是自己亲眼见、亲耳听的几个女子,虽说不敢说比前人写的好,但她们的故事,保准能让人解闷!

还有几首打油诗,也能当笑话听。

故事里的离合悲欢、兴衰起落,都是实实在在的,没瞎编乱造。

就盼着大伙闲暇时候,拿出来瞧瞧,既能解闷,还能少费点心思去追那些虚无缥缈的事儿,多好!”

空空道人琢磨了半天,又把石头上的故事仔仔细细读了一遍。

觉着这故事主要就是讲情,而且都是实话,没啥伤风败俗的,这才从头到尾抄了下来,传遍世间。

从这以后,空空道人因为这故事,从 “空” 看到 “色”,由 “色” 生出 “情”,再把 “情” 融入 “色”,最后从 “色” 又悟道 “空”,干脆改名叫情僧,把《石头记》改成了《情僧录》。

后来东鲁的孔梅溪给书起名叫《风月宝鉴》,再往后,曹雪芹在悼红轩里,花了十年时间,改了五次,整理出目录、分出章节,又给书起了个名儿叫《金陵十二钗》,还写了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就是《石头记》的来历!

书的来历弄清楚了,可石头上到底写了啥人啥事儿呢?

您接着听!

话说东南方向,有个姑苏城,那阊门附近,可是一等一的富贵风流地!

阊门外有条十里街,街里有个仁清巷,巷子里有座小庙,因为地方窄巴,大伙都叫它 “葫芦庙”。

庙旁边住着个乡绅,姓甄名费,字士隐,老婆封氏,是个贤良淑德、知书达理的主儿。

甄家虽说不算大富大贵,在当地也算是有名望的人家。

甄士隐这人啊,性子恬淡,不追求功名利禄,每天就赏赏花、种种竹,喝点小酒、吟吟诗,活得跟神仙似的!

就有一样不顺心,年过半百了,还没个儿子,就一个女儿,小名叫英莲,才三岁。

有一天大夏天,日头正毒,甄士隐在书房里坐着,看累了书,趴在桌上就睡着了。

迷迷糊糊中,也不知走到了啥地儿。

就瞧见一僧一道边走边聊,只听道士问:“你带着这东西,打算去哪儿啊?”

和尚笑着说:“放心!

眼下有段风流事儿该了结了,好些风流冤家还没投胎呢。

趁着这机会,把这石头夹在里头,让它也去经历经历!”

道士又问:“听说最近这些风流冤家又要下凡闹事,不知道从哪儿开始,又落在哪儿?”

和尚说:“这事说起来可有意思了!

就说这块石头,当年女娲娘娘没用它补天,它自己到处闲逛,跑到警幻仙子那儿,仙子知道它有来历,就留它在赤霞宫,叫它赤霞宫神瑛侍者。

它常在西方灵河岸溜达,瞧见三生石畔有棵绛珠仙草,长得那叫一个娇弱可爱,就天天拿甘露浇灌。

这绛珠草得了天地精华和甘露滋养,脱了草木之身,化成了女娃。

可它心里一首记着没报答灌溉的恩情,总说:‘他给我雨露,我没水还他。

等他下凡,我也跟着去,把这辈子的眼泪都还给他!

’就因为这事儿,勾得好些风流冤家都要下凡,绛珠仙草也在里头。

今儿这块石头也该下凡了,我带它去警幻仙子那儿挂个号,跟这些情鬼一块儿下凡,把这事儿了结了!”

道士一听,乐了:“有意思!

从没听说过还有‘还泪’这说法。

咱俩要不也下凡,度化几个人,积点功德?”

和尚说:“正合我意!

先去警幻仙子宫里把石头交割清楚,等这些孽鬼下凡,咱再行动!”

甄士隐在旁边听得明明白白,赶紧上前作揖:“二位仙师好啊!”

僧道也忙回礼。

甄士隐说:“刚听仙师讲的因果,真是从没听过!

我愚笨,不太明白,要是仙师愿意细细讲讲,我一定洗耳恭听,说不定还能摆脱这尘世的苦!”

二仙笑着说:“这是天机,不能说!

到时候你别忘了我俩,就能跳出苦海!”

甄士隐不好再问,又说:“天机不能说,可您刚说的‘蠢物’是啥,能不能让我瞧瞧?”

和尚说:“你跟它倒有点缘分!”

说着就把石头递了过去。

甄士隐接过来一看,是块晶莹的美玉,上面刻着 “通灵宝玉” 西个大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

正想看仔细,和尚突然说:“到幻境了!”

一把夺过石头,跟道士过了一座大石牌坊,上面写着 “太虚幻境” 西个大字,两边还有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甄士隐想跟着进去,刚迈步,就听 “轰隆” 一声巨响,跟山崩地裂似的!

他大叫一声,睁眼一瞧,日头还是那么毒,芭蕉叶子在那儿晃悠,梦里的事儿一下子忘了一半。

正迷糊着呢,奶娘抱着英莲过来了。

甄士隐看女儿粉雕玉琢、机灵可爱,抱在怀里逗了一会儿,又带着到街上看庙会。

正准备回家,迎面又碰上那僧道二人。

这回和尚秃头光脚,道士瘸着腿、头发乱糟糟的,疯疯癫癫、又说又笑地走过来。

瞧见甄士隐抱着英莲,和尚突然放声大哭:“施主!

你还抱着这有命无运、连累爹娘的东西干啥!

快给我!

给我!”

甄士隐一听,就当是疯话,没搭理他。

和尚还不依不饶,甄士隐不耐烦了,转身要走。

和尚指着他大笑,嘴里念了西句:“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甄士隐听得清楚,心里正犯嘀咕,想问问来历,就听道士说:“咱别一块儿走了,各干各的去!

三劫之后,我在北邙山等你,到时候一起去太虚幻境销号!”

和尚说:“好!

好!”

说完,两人一转眼就没影了。

这后面啊,可就引出了数不清的故事,各位看官,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相关推荐
  • 为他穿上婚纱
  • 笔仙诡局
  • 我是杀手,你请我做保镖小说
  • 爱已迷途再无归期
  • 我为你穿婚纱
  • 爱做瑜伽的岳母
  • 只待千帆尽陆灵玲出拘留所后续
  • 直播圈钱,榜一大哥大姐们就宠我!
  • 阎王夫君送我下地狱
  • 爱已迷途再无归期沐川
  • 老婆为报恩,亲自给教授生儿子
  • 皇帝被卖到南风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