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寒门学子受赏识在大梁国的京城,春意正浓,科举考试的号角已然吹响。赵逸尘站在考场外,望着那高高悬挂的匾额,心中既紧张又充满期待。他出身寒门,自幼聪慧好学,却因家境贫寒,只能在破旧的书屋中苦读。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隐居的高人,从其身上学到了谋略与武艺,更学会了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生存。科举考试的题目难倒了无数考生,但赵逸尘却挥笔如神,一篇《论治国之道》洋洋洒洒数千言,直抒胸臆,阐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独到见解。文章中既有对大梁国当前局势的深刻剖析,又有对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字里行间透露出他的智慧与抱负。当新帝亲自批阅试卷时,赵逸尘的文章让他眼前一亮。这位年轻的皇帝继位不久,正渴望有才能之士辅佐自己,稳固朝堂。他立刻传召赵逸尘,想要亲自见见这位才华横溢的寒门学子。朝堂之上,赵逸尘面对新帝,毫不畏惧,侃侃而谈。他不仅回答了皇帝的诸多问题,还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新帝大为赞赏,当场封他为状元,并任命他为翰林院编修,负责编纂史书。赵逸尘的出现,如同一颗新星闪耀在朝堂之上。一些正直的官员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他是朝堂上的一股清流,有望为大梁国带来新的气象。然而,这股清新的力量却引起了当朝权臣楚云天的不安。楚云天官居宰相之位,手握重权,朝中一半以上的官员都与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野心勃勃,一直暗中图谋篡位,表面上对新帝恭敬有加,实则在背后操纵着朝堂的局势。赵逸尘的才华和潜力让他深感威胁,他深知,如果任由赵逸尘发展下去,自己的地位和野心都将受到极大的挑战。于是,楚云天暗中派人调查赵逸尘的底细,试图找到他的弱点加以利用。然而,赵逸尘出身寒门,清白如纸,根本找不到任何可以攻击的把柄。这让楚云天更加恼怒,他决定从其他方面入手,打压赵逸尘。
二、初露锋芒赵逸尘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后,很快便投入到了繁重的工作中。在翰林院,他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