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连载
秦琳鼎盛是《辞退n1+1》中的主要人在这个故事中“羽天儿”充分发挥想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而且故事精彩有创以下是内容概括:七年心换来一纸离职协白莲花秦琳得意的目光扫过她手边我的项目图我签字时满面平没人看见我暗中调整的手机角而这个录会让他们付出代1 冷血辞退林博文办公室的冷气开得很昂贵的实木办公桌泛着冷跟此刻的气氛一冰得刺一份N+1的离职协议被推到我面纸张摩擦桌面的声音格外刺公司需要新鲜血林博文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情他甚至没抬眼看秦总监做更灵活一...
七年心血,换来一纸离职协议。白莲花秦琳得意的目光扫过她手边我的项目图纸。
我签字时满面平静,没人看见我暗中调整的手机角度。而这个录音,会让他们付出代价。
1 冷血辞退林博文办公室的冷气开得很足,昂贵的实木办公桌泛着冷光,
跟此刻的气氛一样,冰得刺骨。一份N+1的离职协议被推到我面前,
纸张摩擦桌面的声音格外刺耳。"公司需要新鲜血液,"林博文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
他甚至没抬眼看我,"秦总监做事,更'灵活'一些。"他口中的"灵活",
无非是暗示我不懂所谓的"规矩",不像他新提拔的心腹秦琳那样会来事。
旁边站着的秦琳立刻接话,声音甜得发腻:"孟经理,别冲动啊,
林总也不是那个意思……"她嘴上说着挽留,眼底那抹得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视线扫过她手边,那是我熬了无数个夜才画出的项目图纸,此刻上面署的却是她的名字。
一股浓郁到刺鼻的香水味钻进我鼻腔,熏得我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生理性的不适让我几乎要干呕出来。我面无表情,只问了两个字:"理由?
"林博文靠近椅背,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面:"孟辰,你能力有,但有时候,
太'硬'了,不如秦总监懂变通。"就在他说出"懂变通"这三个字时,
我放在桌面上的手看似随意地动了一下,调整了手机的角度。屏幕早已息屏,
但录音笔App的红色小点,正在无声地记录着这一切,
包括秦琳紧跟着那句虚伪的附和:"是啊孟经理,有时候方式方法也很重要嘛。"呵,变通?
无非是让我对她那些踩着广告法红线的文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帮她粉饰太平。
我没再多说,拿起笔,唰唰签下名字。字迹潦草,带着压抑的怒火。"很好。
"林博文终于抬眼,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签完字,我开始办理交接。回到工位,
我打开邮箱,开始写交接邮件。
项目的数据、关键客户的联系方式、跟进到一半的合作细节……这些都是我七年心血的凝结。
邮件正文,我特意加粗了一句话:"应林总明确要求,
现将以下本人长期负责的核心项目及关键客户资源详见附件,
悉数转交秦琳总监负责跟进。"抄送名单里,
我勾选了几个与项目略有关联但并非核心的同事。公开透明?我要的就是这份"公开透明"。
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些东西是在谁的要求下,交到了谁的手里。发送邮件后,
我开始收拾个人物品。东西不多,一个纸箱就装完了。那些曾经象征着荣誉的奖杯和证书,
此刻看来无比讽刺,我一件也没带走。抱着纸箱走出办公室,走廊里,
昔日热络的同事们目光复杂,有同情,有惋惜,更多的却是事不关己的冷漠,
甚至还有几分幸灾乐祸。赵文泽想上前帮我,被我用眼神制止了。这种时候,
没必要把他拖下水。电梯门缓缓合上,隔绝了那些探究的视线。站在鼎盛科技大楼门口,
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我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这栋我曾倾注了七年心血的建筑。嘴角,
几不可察地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手指无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
刚才录下的对话是我唯一的武器。林博文,秦琳,这事没完。我们,走着瞧。
2 蛰伏重生我从鼎盛科技离职的消息,像一颗小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
在业内激起了不大不小的涟漪。许多人猜测我会立刻加入鼎盛的死对头远景集团,
毕竟顾曼那边几年前就向我抛出过橄榄枝。猎头的电话也没断过,
开出的条件一个比一个诱人。但我一个也没接。接下来的日子,我仿佛人间蒸发。没人知道,
我用林博文"恩赐"的那点 N+1 补偿金,
在城郊租下了一个租金便宜、但隔音效果极好的旧仓库,改造成了我的临时工作室。
这里灰尘弥漫,灯光昏暗,
只有角落里一张嘎吱作响的旧行军床和一套崭新的、价格不菲的电子仪器形成了诡异的对比。
我没有急着找下一份工作。林博文和秦琳大概以为我被打击得一蹶不振,
躲起来舔舐伤口了吧?他们甚至可能在暗自庆幸,少了一个碍眼的"功臣"。
只有我自己清楚,我胸腔里憋着一股怎样的火。那段时间,
我像个幽灵一样泡在各大直播平台。不是为了消遣,而是像一个猎人,
冷静地观察着我的"猎物"----智能家居市场。
看着那些主播唾沫横飞地吹嘘着各种所谓"黑科技",
什么量子赋能、纳米抗菌、AI 自主学习......各种营销噱头层出不穷。
点进去细看,参数虚标、功能夸大、甚至连基本的安全认证都没有,妥妥的"智商税"产品,
却被包装得光鲜亮丽,收割着一波又一波不明真相的消费者。我看着那些粗制滥造的产品,
再想想自己和团队曾经为了提升 0.1% 的性能而熬过的无数个夜晚,
一种荒谬感和愤怒感交织在心头。这个市场,太需要一点真实的声音了。某天午后,
我收到了一条来自远景集团顾漫的短信:"孟辰,考虑好了吗?我们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我将手机放到一旁,未作回复。这次想走的路,需要我独自完成,
至少现在不能有任何公司的烙印。一个念头逐渐清晰:与其去另一家公司重复过去七年的路,
不如换个赛道,用我最擅长的东西,给这个浮躁的市场来一次降维打击。几天后,
一个名为"硬核家居指南-孟辰"的账号出现在了各大直播平台。
我的定位很简单:不接任何广告,只做最硬核、最深度的技术流测评。
我要成为家居界的"纪委"。我陆续添置了示波器、功率计、热成像仪、光谱仪,
甚至还有一些拆解专用的小工具。
工作室的角落很快堆满了各种品牌的智能家居产品----有我自己买的,
也有一些是从二手平台淘来的样品。第一次直播,我选在了晚上八点。镜头前,
我有些生疏地调整着角度,背景就是那面斑驳的水泥墙和一堆拆开的电路板。
直播间里的人数,从个位数缓慢爬升到两位数,弹幕稀稀拉拉。"主播讲得太枯燥了吧?
""什么电路板、芯片型号,听不懂啊。""能不能直接说好不好用?"质疑声不少。
我没有理会,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拿起一把电动螺丝刀,
开始拆解一款市面上热销的智能门锁。从外壳材质的硬度测试,到内部电机的扭矩分析,
再到指纹识别模块的算法漏洞演示......我把那些复杂的技术原理,
尽量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清楚。偶尔,我会自嘲一句:"技术宅的倔强,你们多担待。
"直播效果可想而知,人气惨淡,观看人数始终在几十人徘徊。一连几天都是如此。
但我没有动摇。我知道,这条路不好走,但我必须坚持。转机发生在一周后。那天,
我直播拆解一款被某个百万粉丝网红吹上天的"量子波动智能牙刷"。
那款牙刷宣称利用量子纠缠原理清洁牙齿,售价高达上千元。我把它拆开,主板简单得可怜,
核心部件就是一个普通的震动马达。我接上示波器,屏幕上显示的波形规律而单一,
没有任何特殊之处。我又用功率计测量它的能耗,结果和几十块的电动牙刷没什么区别。
"所谓的量子波动,纯属虚构。"我对着镜头,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判断,
"这就是一个利用信息差收割消费者的典型案例。"我没想到,
这段"手撕"量子牙刷的直播切片,被人录屏后发到了几个科技爱好者和打假博主群里。
一夜之间,视频开始扩散。我的账号粉丝数,开始以一种缓慢但极其稳定的速度增长。
评论区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真正懂行的技术爱好者,
以及那些曾经被"智商税"产品坑过的消费者。"终于有个说真话的了!""主播牛逼!
硬核科普!""关注了,坐等主播拆下一个。"看着后台不断跳动的新增关注提示,
我紧绷了多日的神经,终于有了一丝松动。这条路,
似乎走得通3 硬核反击那次"量子波动智能牙刷"的直播拆解,效果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不仅在科技圈小范围火了,甚至被一些打假博主转发,
我的"硬核家居指南-孟辰"账号粉丝量开始肉眼可见地往上涨。
后台私信和评论区也热闹起来,各种提问和求测评的留言塞满了通知栏。
看着那不断跳动的红色数字,我知道,这条路算是走对了。粉丝们很热情,
给我起了各种外号。"家居界行走的测谎仪"、"智商税鉴定中心主任",
甚至还有人开玩笑叫我"百万粉丝教主",说我拯救了他们的钱包。
"教主"这称呼让我哭笑不得,但也侧面印证了我的硬核测评风格确实打动了他们。
为了巩固人设,也为了保持内容的专业度,我花了不少钱升级设备,
买了更精密的示波器、功率计,甚至还有个二手的工业级显微镜,
用来观察电路板的做工和用料。直播间里,我继续"手撕"各种网红产品。一次,
我拆解了一款号称"AI路径规划、越障无敌"的大牌扫地机器人。当着几万观众的面,
我用激光笔模拟障碍物,那机器人像个没头苍蝇一样原地打转,最后卡在桌子腿那儿不动了。
拆开外壳,里面的传感器配置和宣传的"激光雷达+视觉避障"也相去甚远。"看见没?
这就是典型的算法硬伤,宣传图上P得再智能,实际跑起来就是个'人工智障'。
"我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曲线,"还有这越障能力,官方标称能过2厘米的坎,
我这1.5厘米的压线条它都费劲。这设计,工程师看了流泪,用户用了心碎。
"弹幕瞬间炸了:"卧槽!我家就买的这款,怪不得老卡住!""孟哥牛逼!又帮我省钱了!
""这哪是智商税?这是抢劫税!"我顺势分享了一些以前在鼎盛做产品经理时踩过的坑,
比如被供应商用劣质零件糊弄,或者为了赶进度牺牲了部分测试环节导致后期问题频发。
这些真实的"黑料"引起了粉丝强烈的共鸣,他们觉得我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
而是跟他们一样踩过坑、吃过亏的普通人。"所以大家买东西一定要擦亮眼睛,别光听宣传,
"我对着镜头说,"尤其是那些大牌子,有时候店大也欺客。遇到问题别怕麻烦,
该投诉投诉,该维权维权。"我开始在直播中有意无意地科普一些消费维权的知识,
比如怎么保留证据,去哪些平台投诉最有效。这既是帮粉丝,
也是在为以后可能到来的舆论战做铺垫。粉丝量突破五十万后,
我收到了第一个来自远景科技市场部的合作邀约。邮件措辞恭敬,
表示希望能与我进行"产品顾问交流"。我暂时婉拒了这个邀请,
但留了一条后路:"希望有机会能就行业规范进行探讨。"这期间,
我也一直没放松对鼎盛科技的关注。偶尔能在行业新闻或者一些科技论坛上看到他们的消息。
秦琳上位后,果然开始瞎折腾。
她把我之前那个初步构想但尚未完善的智能升降桌方案拿了出来,大改特改,
弄成了一个四不像的"年度新品"。更可笑的是,在产品宣传文案里,
她还恬不知耻地加上一句:"设计灵感源自前运营总监孟辰先生的卓越理念"。
看着那张印着秦琳照片和这行字的宣传海报,我差点把嘴里的咖啡喷出来。卓越理念?
她怕是连我原始方案里的核心技术逻辑都没看懂吧。果不其然,没过多久,
社交媒体上就开始出现关于这款智能升降桌的零星吐槽,
说升降不稳、噪音大、智能控制经常失灵。我的直播间里,
要求测评这款鼎盛新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孟哥,快测测鼎盛那个新桌子吧!
我差点就买了!""听说翻车了?求孟哥实锤!""想看鼎盛被打脸!"时机差不多了。
那晚直播临近结束,弹幕里依旧刷着各种求测鼎盛新品的留言。
我拿起桌角那份早就准备好的鼎盛智能升降桌宣传册,
彩色的铜版纸在灯光下泛着廉价的光泽。我把它对着镜头晃了晃,
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最近很多人问这款啊……行。"我刻意停顿了一下,
看着直播间在线人数和弹幕的期待值一起飙升。"下周,黄金时间,"我一字一句,
清晰地说道,"咱们就来'深度体验'一下这款号称'划时代'的产品,看看它里面,
到底有多少'黑科技'。"直播间瞬间被"!!!"和"期待"的弹幕淹没。我关掉直播,
靠在椅背上,长舒一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滑向手机,
点开了那段当初在林博文办公室录下的谈话。冰冷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出,
依然能刺痛我的神经。是时候了,林博文,秦琳。你们的好戏,即将开场。
4 真相揭露直播当晚,我特意提前半小时开播预热。工作室里,
灯光、摄像头、收音设备全部调试到最佳状态。
看着后台在线人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飙升,轻松突破百万大关,甚至还在不断上涨,
我知道,今晚将是一场万众瞩目的"审判"。"感谢大家准时赴约,"我对着镜头,
语气平静,"很多人期待已久,想看看鼎盛科技这款号称'划时代'的智能升降桌,
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实。那么,我们先按惯例,欣赏一下官方的宣传片。"我点击播放,
大屏幕上立刻出现了鼎盛精心制作的视频。酷炫的特效,流畅的升降演示,
和充满诱惑力的广告语----"极速响应"、"零甲醛环保"、"开启办公革命新纪元"。
弹幕瞬间刷过一片"哇塞"、"看起来好高级"、"有点心动"。宣传片播完,
我脸上露出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看起来确实不错,对吧?不过,广告是广告,
产品是产品。接下来,让我们用数据说话。"我首先拿出了专业级的分贝仪,
放置在升降桌电机附近,启动升降功能。"官方宣传中强调静音升降,我们来听听实际噪音。
"仪器上的数字迅速跳动,稳定在一个明显偏高的数值上。
"国家标准对此类产品的噪音有明确规定,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数值显然超标了。
长时间使用,这噪音可不算小。"接着,是承重测试。我拿出预先准备好的标准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