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情书

代码情书

作者: 默笙可待

都市小说连载

《代码情书》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默笙可待”的创作能可以将周晓萱林远等人描绘的如此鲜以下是《代码情书》内容介绍:1 遇见周晓萱第一次见到林是在文学社的招新摊位那是个九月的下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间隙洒在校园的主干道形成斑驳的光她原本只是被室友拉来凑热却在看到那个低头翻阅诗集的高个子男生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那是林远学计算机系大三没想到他也来文学室友李晓雨在她耳边小声说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兴听说他编程特别厉去年拿了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银周晓萱点点...

2025-04-09 07:09:18

1 遇见周晓萱第一次见到林远,是在文学社的招新摊位上。那是个九月的下午,

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间隙洒在校园的主干道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她原本只是被室友拉来凑热闹,却在看到那个低头翻阅诗集的高个子男生时,

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那是林远学长,计算机系大三的,没想到他也来文学社。

"室友李晓雨在她耳边小声说道,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兴奋,"听说他编程特别厉害,

去年拿了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银奖。"周晓萱点点头,

目光却无法从那个男生身上移开。他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头发略微有些凌乱,

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与周围喧闹的环境格格不入的是,他安静地站在那里,

专注地读着手中的书,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那本是什么书?"周晓萱轻声问道,

指了指林远手中的小册子。"好像是聂鲁达的诗集。"李晓雨耸耸肩,

"没想到理工男也读这个。"就在这时,林远抬起头来,目光恰好与周晓萱相遇。

那是一双深邃的眼睛,在镜片后闪烁着温和而智慧的光芒。周晓萱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

连忙移开视线,假装对桌上的招新表格产生了浓厚兴趣。"同学,要加入文学社吗?

"一个学姐热情地问道。周晓萱正要回答,

一个低沉的声音从旁边插了进来:"《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你读过吗?

"她转过头,发现林远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她身旁,手里依然拿着那本诗集。

阳光从他背后照过来,给他整个人镀上一层金边。"当然。"周晓萱听到自己说,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

"林远的眼睛亮了起来,嘴角微微上扬:"很少有人知道聂鲁达。中文系的?""历史系,

大二。周晓萱。"她伸出手。"林远,计算机系。"他的手温暖而干燥,"所以,

为什么喜欢聂鲁达?"就这样,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他们从聂鲁达聊到博尔赫斯,

从《百年孤独》聊到《小王子》,发现彼此都喜欢后摇音乐,都讨厌食堂周三的茄子,

都认为图书馆三楼靠窗的位置是全校最适合发呆的地方。两周后的文学社第一次活动,

林远主动坐在了周晓萱旁边。活动结束后,他问她要不要一起去学校后门新开的咖啡馆。

"那里的拿铁不错,"他说,眼睛直视着她,"而且据说老板收藏了很多黑胶唱片。

"周晓萱感到心跳加速,脸颊微微发热:"好啊。"咖啡馆很小,但布置得很温馨。

墙上挂满了老电影海报,角落里确实有一台老式唱片机,

正在播放着Radiohead的《No Surprises》。

他们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林远的侧脸上,勾勒出他清晰的轮廓。

"所以,一个计算机系的高材生,为什么会对文学这么感兴趣?"周晓萱搅动着杯中的咖啡,

好奇地问道。林远笑了笑:"我父亲是大学中文系教授,家里到处都是书。从小耳濡目染吧。

"他停顿了一下,"不过他觉得我选计算机是背叛了家族传统。""但你很喜欢编程,

不是吗?""嗯,就像你喜欢历史一样。"林远的目光变得柔和,"有些东西,

说不清楚为什么喜欢,但就是放不下。"周晓萱感到一种奇妙的共鸣。

在这个功利至上的时代,能遇到一个理解这种纯粹热爱的人并不容易。那天晚上,

林远送她回宿舍。月光下,他们的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长,时而重叠,时而分开。在宿舍楼下,

林远突然停下脚步。"周晓萱,"他认真地说,"下周六有个独立乐队的演出,

在城西的Livehouse,要一起去吗?"她抬头看着他,月光映在他的眼睛里,

像是盛满了星辰:"好。"演出现场拥挤而热烈。当乐队演奏到那首《青春》时,

人群开始随着节奏摇摆。林远站在周晓萱身后,双手轻轻扶着她的肩膀,

防止她被周围的人撞到。音乐声很大,他不得不俯身在她耳边说话,

温热的呼吸拂过她的耳廓,让她心跳如鼓。"歌词写得真好,"他在她耳边说,

"'青春是手牵手坐上了永不回头的火车'。"周晓萱转过头,发现他的脸近在咫尺。

在闪烁的灯光下,他们的目光相遇,一种无声的默契在两人之间流动。那一刻,

她突然明白了什么是心动。回学校的公交车上,周晓萱因为疲惫而昏昏欲睡。

她的头不自觉地靠在了林远的肩膀上。他没有动,只是轻轻握住了她的手。"睡吧,

"他低声说,"到站我叫你。"那一刻,周晓萱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在这个偌大的校园里,她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

他们的关系迅速升温。林远会带着早餐在周晓萱宿舍楼下等她,

陪她去上早课;周晓萱则会去计算机楼给熬夜编程的林远送宵夜。他们一起泡图书馆,

一起去听讲座,周末时骑着共享单车探索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然而,随着了解的深入,

一些微妙的差异也开始显现。周晓萱发现林远虽然热爱文学,但思维方式依然非常理性。

他喜欢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技巧,而不是沉浸于情感体验。而周晓萱则是个彻头彻尾的感性派,

她相信直觉和感受胜过逻辑分析。一个雨天的下午,

他们在图书馆讨论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特蕾莎和托马斯的悲剧在于他们无法调和灵与肉的分离,"周晓萱激动地说,

"爱情不应该是这样的!"林远却摇摇头:"但昆德拉想表达的恰恰是这种分离的普遍性。

从生物学角度看,爱情不过是多巴胺和血清素的作用...""你怎么能这么说?

"周晓萱打断他,"那按你的逻辑,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也不过是声波的振动?

"林远愣住了,随即笑了起来:"你说得对,我太理性了。

有时候我真羡慕你能这么纯粹地感受事物。"这样的对话越来越多,

虽然每次都能以和解告终,但周晓萱隐约感到一丝不安。她开始怀疑,

他们之间除了共同的兴趣爱好外,是否真的存在更深层次的契合。大二下学期,

周晓萱参加了学校的交换生项目,去台湾交流了四个月。

分离让他们的关系面临第一次真正的考验。隔着海峡,他们每天都会视频通话,

分享各自的生活。但渐渐地,周晓萱发现林远越来越忙,有时甚至几天都不回她的消息。

当他终于打来电话时,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晓萱,我有个好消息!

"他的眼睛在屏幕那头闪闪发亮,"我拿到了星云科技的实习offer!

就是那家最有名的AI公司!"周晓萱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恭喜你。什么时候开始?

""下个月。不过..."林远犹豫了一下,"我可能得放弃考研了。

这个实习机会太难得了,如果表现好,毕业后可以直接转正。"周晓萱感到一阵失落。

他们曾经约定一起考研,去北京继续学业。现在,这个计划似乎要被搁置了。

"你考虑清楚了吗?"她轻声问,"你之前不是说想研究人工智能伦理吗?

不读研怎么...""晓萱,现实点。"林远的语气突然变得务实,

"现在行业竞争这么激烈,能进星云已经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了。

而且我家的经济状况你也知道..."这是他们第一次因为未来规划产生分歧。挂断电话后,

周晓萱坐在宿舍的窗前,看着外面的雨,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她突然意识到,

她和林远对生活的期待可能完全不同。回到学校后,他们之间的隔阂更加明显。

林远全身心投入实习,经常加班到深夜;周晓萱则开始准备考研,每天泡在图书馆。

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使在一起,话题也总是围绕着各自的忙碌和压力。一个周五的晚上,

林远难得早早下班,约周晓萱去他们第一次约会的那家咖啡馆。他看起来疲惫但兴奋,

眼睛里闪烁着周晓萱许久未见的光芒。"晓萱,我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他握住她的手,

"公司有个海外培训项目,表现优秀的实习生可以去美国总部学习半年。

"周晓萱的心沉了下去:"什么时候?""明年三月。"林远的声音充满期待,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我能去,回来后的发展会完全不同。"周晓萱沉默了很久。

她原本计划毕业后去北京读研,而现在林远却在谈论美国的培训项目。

他们的道路正在向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延伸。"你想去吗?"她最终问道,声音有些颤抖。

"当然想。"林远毫不犹豫地回答,"这对我的职业生涯太重要了。""那我呢?

"周晓萱抬起头,直视着他的眼睛,"我们呢?"林远愣住了:"我们可以异地一段时间。

现在通讯这么发达...""不是这个问题!"周晓萱突然提高了声音,引来周围人的侧目,

"是我们对生活的期待完全不同!你想要事业成功,

想要在大公司里步步高升;而我只想安静地读书、写作,过简单的生活。

我们...我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林远的脸色变了:"就因为我选择抓住职业机会?

晓萱,我们都长大了,不能永远活在校园爱情的理想国里。现实是需要经济基础的,

是需要职业规划的...""我知道现实很重要!"周晓萱打断他,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但我以为我们至少有一些共同的坚持,一些超越功利的东西。看来是我想错了。

"咖啡馆里,那首《No Surprises》再次响起,与一年前他们初次约会时一样。

但此刻,这首歌的旋律只让周晓萱感到讽刺。"也许我们需要冷静一下。"林远最终说道,

声音低沉。周晓萱点点头,拿起包站起身:"我想是的。"她走出咖啡馆,

秋风吹散了她的头发,也带走了脸上的泪水。身后没有脚步声追来,她知道,这一次,

他们是真的走到了尽头。接下来的日子如同行尸走肉。

周晓萱取消了与林远所有的社交媒体互相关注,刻意避开他可能出现的所有地方。

她把自己完全埋进书本里,用繁重的课业和考研准备来麻痹自己。有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她会想起林远温暖的笑容,想起他们一起在图书馆度过的那些下午,

想起Livehouse里他护在她身后的双手。但随即,

咖啡馆里那段对话又会浮现在脑海,像一把钝刀,反复割着她的心。十二月的某个雪夜,

周晓萱在图书馆赶论文到很晚。走出大门时,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校园里一片寂静。

她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个熟悉的身影——林远站在路灯下,肩膀上已经积了一层薄雪,

显然已经等了很久。他们的目光在雪夜中相遇,谁都没有说话。最终,林远微微点了点头,

转身离去。周晓萱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逐渐消失在雪幕中,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空洞。

那一刻,她终于明白,有些爱情,就像校园里的樱花,绚烂却短暂。当季节过去,

剩下的只有回忆,和成长带来的淡淡痛楚。

2 重逢与抉择第2章 重逢与抉择分手后的第三个月,周晓萱站在教学楼走廊的窗前,

看着校园里盛开的樱花。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像一场温柔的雪。去年的这个时候,

她和林远还一起在这条路上散步,他轻轻摘掉落在她头发上的花瓣,笑着说她像个樱花精灵。

手机震动打断了回忆。是历史系的陈教授发来的信息:"晓萱,

你的论文《宋代女性文学中的自我表达》被《文史研究》录用了,恭喜!"周晓萱眨了眨眼,

确认自己没有看错。这是国内核心期刊,很少有本科生的论文能被录用。她立刻回复感谢,

手指微微发抖。"对了,"陈教授又发来一条,"下个月有个全国青年文史论坛在杭州举办,

我想推荐你去参加。你有兴趣吗?""当然!谢谢老师!"周晓萱回复得飞快,

胸口涌起一股久违的兴奋。挂掉电话,她望向窗外。樱花依旧纷纷扬扬,

但此刻她眼中的世界似乎明亮了几分。这几个月来,她把自己完全埋进了书本和论文里,

用学术填满每一个可能想起林远的时刻。现在看来,痛苦至少转化成了某种有价值的东西。

回到宿舍,周晓萱打开笔记本电脑,桌面上还留着去年和林远在古北水镇旅游时的合影。

她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删除,只是移到了一个名为"旧时光"的文件夹里。

室友李晓雨推门而入,手里捧着两杯奶茶:"听说某人的论文被核心期刊录用了?

必须庆祝一下!"周晓萱接过奶茶,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消息传得真快。

""整个历史系都知道了好吗?"李晓雨在她床边坐下,"陈教授逢人就夸你,

说你好几年没带过这么有灵气的学生了。"周晓萱低头啜了一口奶茶,

甜腻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她想起去年秋天,林远也常常这样突然出现在她宿舍楼下,

手里拿着一杯她最爱的芋圆奶茶。那时的甜蜜如今回想起来,带着淡淡的苦涩。

"你还在想他?"李晓雨敏锐地察觉到她的走神。

周晓萱摇摇头:"只是在想...如果当初没有分手,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可能不会这么拼命写论文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李晓雨拍拍她的肩膀,"不过,

我听说林远在星云科技混得风生水起,已经参与重要项目了。

"周晓萱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杯壁:"他向来很优秀。"优秀到让她有时候会怀疑,

分手是不是自己的错。如果当初她能更理解他对职业的追求,更支持他的选择,

或许现在他们还会在一起。但随即她又会想起那些价值观的差异,

那些对生活本质的不同理解。有些鸿沟,不是仅靠爱情就能跨越的。夜深人静时,

周晓萱打开了一个新的文档。这几个月来,除了学术论文,她还开始尝试写小说。

那些无法在严谨学术中表达的情感,那些关于爱与失去的思考,全都倾注在了这些故事里。

屏幕的光映在她的脸上,手指在键盘上飞舞:他离开后,世界仿佛失去了颜色。

但奇怪的是,正是在这黑白的世界里,我第一次真正看清了自己...

写完后已是凌晨三点。周晓萱揉了揉酸痛的肩膀,走到窗前。校园里空无一人,

只有路灯孤独地亮着。她忽然想起分手那天,林远站在雪中望着她的眼神。那里面有悲伤,

有不舍,但还有一种她当时没能理解的决然。或许他们都做了对各自最好的选择。

这个念头让她心里某个紧绷的地方突然松开了。时间如流水,转眼到了毕业季。

周晓萱的论文获得了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奖,她的小说也在文学网站上积累了不少读者。

陈教授推荐她免试进入北京一所名校攻读研究生,她欣然接受了。而关于林远的消息,

她断断续续从同学那里听说:他放弃了美国的培训机会,

云科技参与一个重要的人工智能项目;他带领的团队获得了公司创新奖;他搬出了学校宿舍,

在公司附近租了公寓...毕业典礼前一周,校园里弥漫着离别的气息。

周晓萱在图书馆整理借阅记录时,

发现自己的借书卡里还夹着一本《聂鲁达诗选》的索书单——那是去年冬天她帮林远预约的,

后来分手了,书到了却没人来取。鬼使神差地,她查询了那本书的下落。令她惊讶的是,

系统显示书仍在"预约保留"状态,这意味着有人一直在续借,不让书回到流通书架。

周晓萱的心跳加快了。她走向诗歌区,在预约书架上找到了那本蓝色封面的《聂鲁达诗选》。

书看起来崭新,似乎从未被翻阅过。她轻轻打开封面,里面夹着一张纸条:晓萱,

如果你看到这本书,说明我们之间还有一点缘分。毕业典礼后,老地方见。——林远

纸条上的字迹工整有力,是林远一贯的风格。周晓萱的手指微微发抖,

纸条上的日期是一个月前。他等了一个月,而她直到现在才发现。毕业典礼那天阳光明媚。

周晓萱穿着学士服,在礼堂门口和同学们合影。相机闪光灯不断亮起,

笑声和祝福声交织在一起。但她的心思早已飞到了晚上,飞到了那家他们初遇的咖啡馆。

"周晓萱!"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转身,看到林远站在那里,同样穿着学士服,

手里拿着一本蓝色封面的书。阳光洒在他的肩膀上,给他镀上一层金边,

就像他们第一次见面时那样。"恭喜毕业。"他微笑着说,眼睛里有她熟悉的光芒。

周晓萱感到一阵眩晕,仿佛时光倒流。一年多的分离,他们都有了太多改变。

林远看起来更成熟了,肩膀更宽,眼神更深沉,下巴上还留着淡淡的胡茬,

像个真正的职场人了。"也恭喜你。"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

"听说你在星云做得很好。"林远点点头,

然后举起手中的书:"我猜你可能没看到图书馆里的纸条,所以...我想亲自来邀请你。

"周晓萱看着那本《聂鲁达诗选》,胸口涌起一阵暖流:"你还留着它。

""我续借了十几次。"林远轻声说,"图书管理员看我的眼神都变了。"他们相视而笑,

那一刻,所有隔阂似乎都消融了。傍晚,他们如约来到那家咖啡馆。同样的位置,

同样的Radiohead在背景中播放,

甚至老板放的还是那张《OK Computer》的黑胶唱片。"所以,

"周晓萱搅动着杯中的拿铁,"这一年多你过得怎么样?"林远望着窗外的夕阳:"很忙,

很有收获,但..."他停顿了一下,"也很孤独。"他告诉她自己如何在项目中崭露头角,

如何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如何在深夜加班后回到空荡荡的公寓,翻看她曾经推荐的书单。

"我买了所有你提过的书,"林远说,"但没有人可以分享读后感。那种感觉...很奇怪,

明明在职场上获得了认可,内心却越来越空。"周晓萱静静地听着,

看着他眼中流露出的脆弱。

这是以前的林远很少展现的一面——那个总是理性、冷静、目标明确的林远。"你呢?

"林远问道,"我听说你的论文获奖了,还要去北京读研。"周晓萱点点头:"嗯,

陈教授推荐的。另外...我还开始写小说。""真的?我能看看吗?"她犹豫了一下,

然后从包里拿出平板电脑,调出一篇最近写的故事。林远认真地读着,

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蹙。当他读到某个段落时,嘴角微微上扬。"这里,"他指着屏幕,

"这个男主角说话的方式,是不是在影射我?"周晓萱脸红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嘛。

"林远大笑起来,那爽朗的笑声引来周围人的目光。周晓萱也跟着笑了,

突然意识到这是分手后第一次,她在他面前完全放松。"晓萱,"笑声平息后,

林远的表情变得严肃,"我一直想告诉你,当初在咖啡馆,我说那些话的方式太生硬了。

我应该更尊重你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强调现实考量。"周晓萱摇摇头:"我也有责任。

我当时太理想主义了,没能理解你的处境。"她停顿了一下,

"其实后来写小说时我一直在思考,爱情或许不是要求对方完全符合自己的期待,

而是在差异中找到平衡点。"林远的目光柔和下来:"这一年多,我读了很多你推荐的书。

特别是那本《月亮与六便士》,让我思考了很多关于理想与现实的问题。"他深吸一口气,

"我依然认为职业发展很重要,但我现在明白了,有些东西比薪资和职位更珍贵。"窗外,

夕阳已经沉到了建筑后面,天空呈现出绚丽的紫红色。咖啡馆里的灯光亮了起来,

在他们之间投下温暖的光晕。"林远,"周晓萱轻声问,

"你当初为什么放弃了去美国的机会?"林远沉默了片刻:"因为我父亲生病了,

需要人照顾。但更重要的是..."他直视着她的眼睛,"那段时间我总在想,

如果连近在咫尺的感情都维系不好,远渡重洋又有什么意义。"周晓萱感到心脏漏跳了一拍。

她从未想过,那个看似决然选择事业的林远,内心也有这样的挣扎。"晓萱,

"林远的声音有些颤抖,"我知道我们之间有过很多分歧,我也知道我们都改变了很多。

但有一点从未变过,那就是...""我喜欢你是寂静的。"周晓萱突然接上了这句诗,

眼眶微微发热。林远笑了,眼中有泪光闪动:"你还记得。""我记得所有。

"周晓萱轻声说。咖啡馆里,那首《No Surprises》又一次响起,但这一次,

它的旋律不再让周晓萱感到讽刺,而是带着某种奇妙的圆满感。林远伸出手,

轻轻覆在她的手背上:"我们...能不能重新开始?这一次,我会更用心地倾听,

更努力地理解。"周晓萱看着他们交叠的手,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一年多的分离,

他们都成长了,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更明白如何珍惜对方。"好。

"她简短地回答,但这个字里包含了所有的原谅、期待和重新开始的勇气。

林远紧紧握住她的手,仿佛再也不愿放开。窗外,暮色已经完全降临,但咖啡馆内灯火通明,

照亮了他们微笑的脸庞。在这个毕业的夏天,在这个他们初遇的地方,

周晓萱和林远找到了彼此,也找到了更好的自己。前方的路或许依然充满未知,但此刻,

手握着手,他们都有了面对的勇气。

3 异地与考验第3章 异地与考验北京九月的天空湛蓝如洗,

周晓萱拖着行李箱站在研究生宿舍楼下,仰头望着这栋灰扑扑的六层建筑。

比起本科母校那些爬满藤蔓的红砖楼,这里显得严肃而刻板,

就像学术研究本身——美丽却需要严谨以待。手机震动起来,

屏幕上跳出林远的视频通话请求。周晓萱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迅速接起。"到了吗?

"林远的脸出现在屏幕上,背景是他公司的休息区。他穿着简洁的蓝色衬衫,

头发似乎比暑假见面时剪短了些,显得更加精神。"刚到宿舍楼下。

"周晓萱将摄像头转向宿舍楼,"看起来有点旧,但据说里面刚装修过。

""比我本科宿舍强多了,"林远笑道,"记得我们那栋楼吗?墙皮都掉得差不多了。

"他们闲聊着,周晓萱一边找钥匙开门。宿舍是两人间,室友还没到。她选了靠窗的床位,

将手机支在桌上,开始整理行李。"今天公司给我分配了新项目,

"林远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出,"关于医疗影像AI分析的,挺有挑战性。

"周晓萱停下手中的动作,认真看向屏幕:"听起来很有意义啊。

是能帮助医生诊断的那种吗?""对,特别是早期癌症筛查。"林远的眼睛亮了起来,

"如果能提高准确率,可以挽救很多生命。

""这比你之前做的那个电商推荐系统有意义多了。"话一出口,周晓萱就后悔了。

她不该这么直接地评判他以前的工作。但林远只是笑了笑:"是啊,

所以我毫不犹豫就接下了。虽然薪资可能没之前高,但值得。"他顿了顿,"对了,

你导师定了吗?""陈教授推荐的张教授,专攻宋元社会史的。

"周晓萱拿出一摞书摆在桌上,"今天下午要去见他,讨论研究方向。

"他们就这样隔着屏幕聊着各自的计划,直到林远那边有人喊他开会。挂断前,

他凑近摄像头,轻声说:"想你了。"周晓萱的心像被轻轻捏了一下:"才分开两天。

""两天太长了。"林远做了个夸张的表情,"周末我去北京看你?""别闹,这么远。

"周晓萱摇摇头,却忍不住微笑,"等国庆吧,不是说好那时候你再来吗?"挂断电话后,

宿舍里突然安静得有些寂寞。周晓萱继续整理行李,

从箱子里拿出一个相框——毕业典礼那天她和林远在咖啡馆的合影。照片里,他们头靠着头,

笑容明亮,背景是那本《聂鲁达诗选》。她将相框放在书桌上,正好对着床。

这样每天醒来第一眼就能看到。研究生生活比周晓萱想象的更加忙碌。

张教授是个严谨的学者,要求她每周读完两本专著并写出读书报告。除此之外,

还有三门专业课和一门必修的第二外语。每天奔波于图书馆、教室和导师办公室之间,

时间像被压缩了一样过得飞快。但无论多忙,每天晚上十点,她都会准时和林远视频通话。

有时只有短短十几分钟,有时能聊上一个小时。他们分享各自的一天,讨论读过的书,

甚至一起看同一部电影——开着视频,数到三同时按下播放键。九月底的一个深夜,

周晓萱在图书馆赶读书报告到凌晨一点。回到宿舍时,室友早已熟睡。

她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躺在床上翻看手机,发现林远两小时前发来一条消息:加班结束。

今天测试了第一批数据,准确率比预期高。想你。

周晓萱看着消息上方显示的时间——23:47。她可以想象林远独自走出公司大楼的样子,

疲惫却满足,或许还抬头看了看星星。她回复道:刚写完报告。张教授说我的思路有进步。

也想你,晚安。发完消息,她望着天花板,突然意识到异地恋最艰难的部分不是思念,

而是当你有了小小成就或挫折时,那个人不能立刻在身边分享或安慰。

你们之间隔着冰冷的屏幕和数百公里的距离。国庆假期,林远如约来到北京。

周晓萱在火车站等他,看着人群涌出,心跳随着每一班列车的到达而加速。

当那个熟悉的身影终于出现时,她几乎是跑着扑进了他的怀里。林远紧紧抱住她,

在她耳边低语:"重了。""什么?"周晓萱拉开一点距离,瞪大眼睛。

"北京的伙食不错啊。"林远坏笑着捏了捏她的腰。周晓萱作势要打他,

却被他抓住手腕拉回怀里。在人来人往的火车站,他们忘情地拥吻,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彼岸世界玖伍全文阅读笔趣阁
  • 秦朗徐有容小说免费阅读
  • 穿越成为大明最后一个太监
  • 上门女婿秦朗徐有容免费阅读
  • 穿越成太监的小说
  • 穿越成太监觉醒风华宝鉴系统全集
  • 穿越到古代成为最强太监
  • 程煜沈沉欢全文在线免费阅读
  • 大学生穿越成最强太监
  • 我在小县城的每一天过的还不错
  • 女儿喜欢后爸,我成全他们一家三口
  • 穿越成太监短剧